端午节的由来100字

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起源于战国时期,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据传,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。屈原忠心报国却屡遭排挤,最终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。当地百姓闻讯后纷纷划船打捞,并将粽子投入江中,以免鱼虾侵害他的身体。这一习俗逐渐演变为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传统。

端午节不仅承载着对屈原的缅怀之情,还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。这一天人们会挂艾草、菖蒲,饮雄黄酒,以此驱邪避疫。此外,赛龙舟活动象征团结协作,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精神。随着时间推移,端午节已从单纯的祭祀仪式发展为集民俗、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,在全球华人中广泛流传,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