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节的由来100字

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、寒食节,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。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,与晋国大夫介子推的故事密切相关。相传,晋文公重耳流亡时,介子推忠心耿耿,割股肉供其充饥。后来重耳成为国君,封赏功臣时却忘了介子推。介子推隐居山林,不愿接受封赏。晋文公深感愧疚,下令放火烧山逼他出来,但介子推最终抱树而死。为纪念他,晋文公将此日定为寒食节,禁止生火做饭,只吃冷食。到了唐代,寒食节逐渐与清明节合并,形成了扫墓、祭祖、踏青等习俗。清明节不仅是缅怀先人的日子,也是亲近自然、感受春天的美好时刻。这一传统延续至今,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