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正史里夏侯惇怎么死的】在《三国志》等正史记载中,夏侯惇是曹操的重要将领之一,以其勇猛和忠诚著称。关于他的死亡,《三国志·魏书·夏侯渊传》中有明确记载。本文将对正史中夏侯惇的死亡情况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。
一、正史中夏侯惇的死亡情况总结
夏侯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武将,自少跟随曹操征战,屡立战功。他性格刚烈,作战勇敢,曾因战事中被箭射中左眼,从此左眼失明,但依然不改其忠勇本色。他在曹魏政权中担任重要职务,如征南将军、大将军等。
根据《三国志·魏书·夏侯渊传》的记载,夏侯惇是在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去世的,享年五十三岁。他的死因并未详细描述,但从上下文来看,应为自然病逝,而非战死或被杀。
夏侯惇死后,被追谥为“愍”,并得到厚葬。其子夏侯充继承爵位,继续在曹魏朝廷中任职。
二、正史中夏侯惇死亡信息表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夏侯惇 |
字 | 元让 |
生卒年 | 约157年-219年 |
所属势力 | 曹魏 |
死亡时间 | 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 |
死亡年龄 | 53岁 |
死亡原因 | 自然病逝 |
谥号 | 愍 |
官职 | 征南将军、大将军等 |
后人 | 子夏侯充继承爵位 |
三、补充说明
虽然正史中对夏侯惇的死亡过程没有详细描写,但从他生前的地位和贡献来看,他的去世应是因年老体衰或疾病所致。与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夏侯惇“拔矢啖睛”的夸张情节不同,正史更注重其忠勇与功绩。
总的来说,夏侯惇是三国时期一位值得敬重的名将,其一生为曹魏立下汗马功劳,最终在晚年因病去世,得以善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