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信息快讯 > 经验问答 >

危言危行是什么意思

2025-09-30 16:38:42

问题描述:

危言危行是什么意思,卡到崩溃,求给个解决方法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30 16:38:42

危言危行是什么意思】“危言危行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说话正直、行为端正,即使在面对困难或压力时也不妥协。这个成语出自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曰:‘邦有道,危言危行;邦无道,危言而危行。’”意思是说,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,君子应当敢于直言,行为也要正直;而在国家混乱的时候,虽然言语上仍要保持正直,但行动上则要更加谨慎。

一、成语解析

项目 内容
成语 危言危行
拼音 wēi yán wēi xíng
出处 《论语·宪问》
释义 指正直的言论和行为,不随波逐流,不趋炎附势。
用法 多用于褒义,形容人正直、有原则。
近义词 正言正行、刚正不阿、直言不讳
反义词 阿谀奉承、曲意逢迎、口是心非

二、详细解释

“危言”指的是说话直率、不避讳,即使面对权贵或压力,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。“危行”则是指行为端正、不苟且,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。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,强调的是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正直的态度。

在古代,这种品质被看作是君子应有的风范。孔子认为,无论国家是否安定,一个真正的君子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,做到言行一致。

三、现实意义

在现代社会中,“危言危行”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它提醒人们在面对不公、腐败或错误现象时,要有勇气发声,同时也要以身作则,做到言行一致,不为利益所动,不为权势所屈。

无论是职场、社会还是个人生活,拥有“危言危行”的精神,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,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。

四、总结

“危言危行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原则。它倡导的是正直、勇敢、自律的精神,鼓励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,坚守内心的良知与道德底线。

项目 内容
含义 正直的言论和行为
出处 《论语·宪问》
精神 坚守原则,不随波逐流
现实意义 在现代生活中仍有重要价值
总结 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为人处世态度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