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黄发垂髫的意思】“黄发垂髫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老年人和儿童的样貌特征,借以表达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状态。该词出自《桃花源记》:“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”这句话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生活环境,其中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安逸快乐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含义 |
黄发 | 指老年人头发变白或泛黄,是年老的象征。 |
垂髫 | 指小孩的下垂头发,古代小孩未及冠时,头发自然下垂,故称“垂髫”。 |
黄发垂髫 | 泛指老人和小孩,常用来形容一个社会中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和谐共处的状态。 |
二、出处与背景
“黄发垂髫”最早见于东晋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。文中通过描绘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,表达了作者对和平、安宁生活的向往。在这个世界里,无论老人还是孩童,都能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,体现出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。
三、用法与意义
用法 | 说明 |
描述场景 | 常用于描写一个和谐、安宁的环境,如乡村、小镇等。 |
表达情感 | 可用于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,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。 |
文学创作 | 在诗词、散文中常被引用,增添文化韵味。 |
四、常见搭配与例句
搭配/例句 | 说明 |
“黄发垂髫,怡然自乐” | 出自《桃花源记》,形容人们生活幸福。 |
“在这片土地上,黄发垂髫皆有其所。” | 表达社会各阶层都有归属感。 |
“看到黄发垂髫在公园里玩耍,心中甚是欢喜。” | 表达对生活美好的感受。 |
五、总结
“黄发垂髫”不仅是一个描述外貌特征的成语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,承载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。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,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自然、平和生活的向往。在现代语境中,这一词语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典故或拓展阅读,可参考《桃花源记》原文及相关文学评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