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端午节作文三年级】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。这一天,人们会吃粽子、赛龙舟、挂艾草,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。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,端午节不仅是一个有趣的节日,也是一个了解传统文化的好机会。
一、端午节的由来
端午节最早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,后来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结合在一起。相传,屈原投江自尽后,百姓为了纪念他,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举行各种活动,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端午节。
二、端午节的习俗
习俗名称 | 内容介绍 |
吃粽子 | 粽子是用糯米包裹肉、豆子或红枣等食材,用粽叶包好后蒸熟食用。 |
赛龙舟 | 比赛时,人们划着装饰成龙形的船,象征驱赶水中的恶鬼,也寓意团结拼搏。 |
挂艾草 | 在门口挂上艾草和菖蒲,用来驱邪避疫,祈求健康平安。 |
戴香囊 | 小朋友们佩戴装有香料的布袋,既有香味,也有辟邪的作用。 |
三、我的端午节经历
今年的端午节,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包了粽子。妈妈教我如何把粽叶折成漏斗状,然后放上糯米和红枣,最后用绳子扎紧。虽然第一次包得不太好看,但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,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。
晚上,我们还看了龙舟比赛,看到一艘艘龙舟在河面上飞快地划行,鼓声阵阵,非常热闹。我还戴上了奶奶给我做的香囊,闻起来香香的,感觉特别幸福。
四、总结
端午节是一个充满欢乐和传统文化的节日。通过这个节日,我不仅了解了屈原的故事,还学会了包粽子、挂艾草等习俗。我希望以后能更多地参与这样的传统活动,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