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十一五规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】“十一五”规划,全称为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》,是国家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实施的重要发展战略规划。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,标志着从“十五”计划向更高水平发展的过渡。
一、
“十一五”规划的制定和实施,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(WTO)后,经济持续增长、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进行的。该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,重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、自主创新、节能减排、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工作。
“十一五”规划的时间跨度为2006年至2010年,其核心目标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,提高人民生活水平,促进社会和谐稳定。通过这一规划的实施,中国在经济增长、基础设施建设、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规划名称 |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|
别称 | “十一五”规划 |
实施时间 | 2006年—2010年 |
制定背景 | 加入WTO后经济快速发展,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|
指导思想 | 科学发展观,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|
核心目标 |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,提高人民生活水平,促进社会和谐 |
主要内容 | 经济结构优化、科技创新、节能减排、民生改善等 |
实施成果 | 经济持续增长,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科技水平提升,环保意识增强 |
三、结语
“十一五”规划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,不仅为后续的“十二五”、“十三五”乃至“十四五”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,也为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。通过科学规划与有效执行,中国在这一时期实现了经济、社会、环境的协调发展,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