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峡水库简介】三峡水库,全称为“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”,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。它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干流上,是集防洪、发电、航运、供水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设施。自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以来,三峡水库在国家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三峡水库的建设历时多年,从1992年正式批准建设,到2006年大坝全线建成,标志着这一伟大工程的完成。其主要功能包括:有效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,提高电力供应能力,改善航运条件,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。
三峡水库关键信息一览表
项目 | 内容 |
工程名称 |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|
建设时间 | 1992年–2006年 |
地理位置 | 湖北省宜昌市 |
总投资 | 约2000亿元人民币 |
大坝高度 | 185米 |
坝长 | 2335米 |
正常蓄水位 | 175米 |
最高蓄水位 | 185米(汛期控制) |
发电装机容量 | 2250万千瓦 |
年发电量 | 约1000亿千瓦时 |
防洪库容 | 221.5亿立方米 |
航运能力 | 可通航万吨级船舶 |
生态影响 | 对长江生态系统有一定影响,已采取多项生态保护措施 |
三峡水库不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成就,也体现了中国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实力与智慧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理念的提升,三峡水库在未来的运行中也将持续优化管理,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