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肉食者鄙拼音】“肉食者鄙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中的《曹刿论战》。原句为:“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。”意思是那些吃肉的权贵们目光短浅,缺乏深谋远虑。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那些身居高位却缺乏智慧和远见的人。
一、词语解析
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 出处 |
肉食者 | ròu shí zhě | 指吃肉的人,古代多指贵族或官员 | 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 |
鄙 | bǐ | 浅陋、见识短浅 | 《左传》 |
成语整体 | ròu shí zhě bǐ | 指居高位而无远见的人 | 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 |
二、出处与背景
“肉食者鄙”最早出现在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中,讲述的是齐国与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。曹刿作为一位平民,虽无官职,却能洞察时局,提出正确的作战策略,而当时的朝廷官员则显得盲目无知。因此,曹刿感叹:“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。”
这一典故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权贵阶层的批评,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政治清明的追求。
三、现代用法与意义
在现代,“肉食者鄙”已不仅仅用于描述古代贵族,也可以泛指那些掌握权力但缺乏远见的人。常见于对政界、商界或某些组织中领导层的批评。
例如:
- 政治领域:某政府官员只顾眼前利益,忽视长远发展,被舆论称为“肉食者鄙”。
- 企业环境:一些公司高层只关注短期利润,忽视员工发展与长期战略,也被视为“肉食者鄙”。
四、相关成语与近义词
成语 | 含义 | 近义词 |
目光短浅 | 缺乏远见 | 见利忘义、鼠目寸光 |
有眼无珠 | 不识人才 | 闭目塞听、孤陋寡闻 |
短视行为 | 只看眼前利益 | 急功近利、因小失大 |
五、总结
“肉食者鄙”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的成语,强调了权力与智慧之间的关系。它提醒人们,真正的领导者应当具备远见卓识,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一成语依然具有警示作用,鼓励人们关注长远发展,避免因短视而误判局势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“肉食者鄙”的具体故事或延伸阅读,可参考《左传》原文或相关历史研究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