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关于东山再起成语故事】“东山再起”是一个常用于形容人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的成语,源自东晋时期的历史人物谢安。这个成语背后不仅有丰富的历史背景,还蕴含着深刻的处世智慧。
一、成语故事总结
谢安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,曾因不满朝廷腐败而隐居东山(今浙江绍兴),过着隐逸生活。后来,他被朝廷重新启用,担任重要职务,并在淝水之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,成功抵御了前秦的入侵,挽救了东晋王朝。因此,“东山再起”便用来比喻失势后重新崛起,再度获得权力或成功。
二、成语相关资料表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东山再起 |
拼音 | dōng shān zài qǐ |
出处 | 《晋书·王坦之传》:“谢安尝谓王坦之曰:‘吾与子房共事,岂得不为东山再起?’” |
含义 | 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或力量 |
历史人物 | 谢安 |
故事背景 | 东晋时期,谢安因不满朝政而隐居东山,后被启用并取得重大成就 |
现代用法 | 多用于描述个人或组织在低谷后重新崛起 |
文化意义 |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“忍辱负重、厚积薄发”的精神 |
三、延伸思考
“东山再起”不仅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人生哲学。它告诉人们,在面对挫折时不应轻易放弃,而是要积蓄力量,等待时机,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回归。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企业经营,都需要有“东山再起”的勇气与智慧。
通过了解“东山再起”的来源与内涵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使用方法,也能从中汲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