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克己奉公的意思】“克己奉公”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,克制个人的私欲和欲望,把公共的利益放在首位,尽心尽力地为国家、集体或他人服务。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对责任、奉献和自律的高度重视。
一、成语解析
- 词义:克己:约束自己;奉公:为公家做事。合起来就是指严格约束自己,一心为公。
- 出处: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克己奉公,以身率下。”
- 用法:多用于褒义,形容人品德高尚、无私奉献。
- 近义词:廉洁奉公、公而忘私、鞠躬尽瘁
- 反义词:自私自利、损公肥私、假公济私
二、成语详解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克己奉公 |
拼音 | kè jǐ fèng gōng |
释义 | 约束自己,一心为公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用法 | 褒义词,形容人品德高尚 |
近义词 | 廉洁奉公、公而忘私、鞠躬尽瘁 |
反义词 | 自私自利、损公肥私、假公济私 |
适用场合 | 表扬优秀干部、赞扬无私奉献者 |
三、使用示例
1. 他多年如一日地坚守岗位,真正做到了克己奉公,深受群众爱戴。
2. 作为一名党员,更应该克己奉公,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。
3. 在工作中,她始终秉持克己奉公的精神,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。
四、总结
“克己奉公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,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修养和责任感的重视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一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鼓励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自我约束、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,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