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把栏杆拍遍的典故是哪本书】“把栏杆拍遍”这一说法,源自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词作。这个典故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内心激愤、忧国忧民却无处倾诉的情怀,也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壮志难酬的无奈。
一、典故来源总结
“把栏杆拍遍”出自辛弃疾的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。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建康(今南京)任职期间所作,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。其中“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”一句,生动刻画了他内心的激愤与孤独。
二、相关资料整理
项目 | 内容 |
典故出处 | 辛弃疾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 |
作者 | 辛弃疾(南宋著名词人) |
作品背景 | 辛弃疾在南宋任职期间,因主战派受排挤,常有报国无门之感 |
典故原文 | “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” |
含义 | 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个人抱负无法实现的苦闷 |
延伸意义 | 常用于形容有志之士虽满腔热血却无处施展的悲愤情绪 |
三、结语
“把栏杆拍遍”不仅是辛弃疾词作中的经典句子,更成为后世文人表达忧国情怀的重要象征。它不仅展现了辛弃疾的文学才华,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士人的精神风貌。通过了解这一典故的来源和含义,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份深沉的家国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