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枝红杏出墙来”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《游园不值》。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境和含蓄的表达,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名句。全诗如下:
应怜屐齿印苍苔,
小扣柴扉久不开。
春色满园关不住,
一枝红杏出墙来。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游园时的情景。他满怀期待地来到一座幽静的庭院,却被紧闭的柴门阻挡在外。尽管未能进入园中,但那探出墙头的一枝红杏却将整个春天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。这一景象不仅令人心生向往,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: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被束缚,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展现出来。
诗中“一枝红杏出墙来”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句,它不仅仅是一幅生动的画面,更是对生命活力与自由追求的象征。通过这短短七个字,诗人巧妙地传递了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这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,并且能够引发读者无限的联想与共鸣。
此外,《游园不值》还体现了宋代文人注重内心体验、崇尚简约风格的特点。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,结构紧凑精炼,却又充满韵味。它没有华丽辞藻堆砌,而是凭借真挚情感与细腻观察打动人心。因此,《游园不值》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小诗,更是一部关于人生智慧与哲学思考的作品,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