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失信被执行人什么意思】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可能会听到“失信被执行人”这个词,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它的具体含义。本文将对“失信被执行人”进行简要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定义、影响和相关措施。
一、
“失信被执行人”是指那些在法院判决后,有能力履行但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个人或单位。这类人会被列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,成为社会信用体系中的“黑名单”成员。
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,不仅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,还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受到诸多限制,例如:不能乘坐飞机、高铁,不能担任企业高管,甚至不能进行高消费行为等。
此外,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会被公开,接受公众监督,以促使他们尽快履行义务。同时,法院也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,如查封财产、冻结账户等,以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 | 
| 定义 | 失信被执行人是指在法院判决后,有能力履行但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个人或单位。 | 
| 列入条件 | 未按期履行法定义务;有履行能力但拒绝履行;存在其他逃避执行的行为。 | 
| 影响范围 | 社会信用受损;出行受限(如不能乘飞机、高铁);不能担任企业高管;限制高消费行为。 | 
| 公开方式 | 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、法院公告、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开。 | 
| 惩戒措施 | 强制执行(如查封、拍卖财产);纳入征信系统;限制贷款和融资。 | 
| 解除条件 | 履行全部义务;与债权人达成和解;法院裁定终止执行程序。 | 
三、结语
“失信被执行人”制度是国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,旨在维护司法权威和社会公平。对于当事人来说,遵守法律、履行义务不仅是责任,更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一种保障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